是什么,创造出了药家鑫这般的人。
以下转至亲临药家鑫死刑执行现场的一位官员日记:6月7日,经市院领导特许,到死刑执行现场观看对两名死刑犯执行注射死刑……审判长:骨灰谁领取?家鑫:如果可以的话,让家人收吧。审判长:还有什么要……
其中一名死囚是年轻的药家鑫,本市“10.23”肇事杀人案的凶犯。阴沉的天空见不到太阳,但气温略显闷热。审讯室没有空调,他穿囚衣,默默地在等待。没过一会他被叫去换了衣服,10分钟过后重新出现。
先在看守所对死刑犯验明证身,他被押进审讯室,押送的中年管教高声道,一路走好!药家鑫回头默默的说了一句谢谢你!管教将铁门“砰”关上,生命开始最后一个小时的倒记时。
他坐在审讯椅里,一边站一个同样高大英俊的法警。坐稳后他抬头环顾铁栅栏对面的执法者,看到我时眼光停顿,认出了我,点头微笑,脸颊显出大大浅浅的酒窝。
他穿一身深灰色崭新西服,一双白底黑帮新布鞋,与西服很不相称,对喽,上路的人要穿新布鞋,这是中国人的规矩。
指挥执行的审判长宣读最高人民法院死刑执行令,讯问有无遗言信札及骨灰由谁收取等,语气很平淡,不象是在说有关生命有关死亡的事,倒象是拉家常,也许是执行者故意用这样的气氛弱化死亡前的凝重肃杀吧。
审判长:昨天与亲属见面了吗?
药家鑫:见了,姐姐来的,这身衣服就是姐姐送来的。
审判长:骨灰谁收取?
家鑫:如果可以的话,让家人收吧。
审判长:还有什么要交代的?
药家鑫:遗体可以捐赠吗?
审判长:可以,办手续。
站在旁边的市中级法院领导递了根烟给药家鑫,法警立即掏出打火机点燃。
验明正身后,轮到我与他最后对话。仅隔一道铁栅栏,距离也就一米左右,面对面地注视一个即将离去的年轻的生命。他的眼神平静坦然,微笑着注视我。想给个微笑回应,可我一点笑不出来,心速加快,手心直冒汗,绝不是因为恐惧害怕,是因为对青春的惋惜,对鲜活生命即刻毁灭的痛惜。
“这是你要的结果,(归案后他要求尽快死刑),所以你很坦然?”他点点头:“对!”
“从昨晚到现在,是什么样的心情?”
他抿了抿嘴,思考状,抬头:“一下子回答,不知怎么说。”
“随便说。”他思考片刻:“还是不知道怎么说。进来这段时间,想了很多,这一生的很多事,我在里面一直写日记,把所有的都记在日记里了,昨天姐姐来给她了,你可以跟她联系,你可以看。”
“如果事情可以重头再来的话,你会怎么去做?”
思考片刻:“说什么都无意义了。给受害人家庭造成的伤痕是永远抹不去的疤,也许我的死不能让她活过来,可是现在除了我的死我还能给她以及她的家人什么?都是无济于事的……”一个头脑清醒的年轻人,而从清醒的自由人到罪犯,很多时候仅仅一步之遥。时间不允许我与他长谈,虽然我多么想再挽留一下那年轻的生命。
“最后还有什么想说的吗?”
“请帮我转告张妙的家人,对不起!”
我重重地点了点头。
审判长将执行死刑的回执穿过铁栏递给他,站在他左边的法警接过来,折叠几下塞在他西服表袋里。他笑道:“这个我还需要保存吗?!”法警说:“当然要!”他笑出声来:“哈哈!对,到那边也是要通行证的!”
他被押出审讯室,来到停车的室外空地,抬头眯眼仰望天空,深深地倒吸一口新鲜空气,那一刻,濒死者对生命的不舍和留恋昭然若揭。他与另一名死囚被押上车,有法警给他们各自点了支烟。我上了另一辆车,五、六辆车依次缓缓驶出看守所。
天空阴沉,下起了小雨,一车人都不言语,默默地看着雨点唏唏簌簌打在车窗玻璃上,为生命最后送行,大家心情都不轻松。在车辆较多的地段,第一辆车拉了一会警报,过去后就停了。不一会,车队悄无声息地驶进执行现场。
行刑室一排三间,两名死囚被分别带进左右两边的行刑室,中间一间是执行人员操作的地方。
药家鑫平静地躺倒在执行床上,眼神象临终前的病人一样安详。执行床一侧站立三名法警,他们表情平淡,没有鄙视和轻蔑。他躺下去的那一刻,看到站立在正面玻璃幕墙外注视他的我,给了我最后一个微笑。
绷带带住他身体的各个主要部位,基本不能动弹。右手臂伸进床边玻璃墙上一圆孔,五分钟后,玻璃墙那边一名穿白大褂的女法医将针头扎入其静脉血管。注射开始时,他握紧拳头的左手手指一个一个打开,是在数数,一、二、三、四、五,手指再一个一个收进,一、二、三、四、五,每到二的时候,他就朝前方我站立的方向竖出食指和中指,做一个“V”的手势,在他第三次出现这个手势的时候,突然停顿,瞬间手指无力地半摊开垂下,电脑显示屏上的脑电波停止了跳动,变成几条毫无生息的平行线……注射全过程不超过两分钟。整个过程很平静,穿白大褂的法医,穿藏青色制服的公检两家领导及执行人员都不说话,默默地做着,看着。
有工作人员把他从执行床上小心地抬到推车上,目送他被推进太平间后才慢慢走出大门,仰望天空,天色湛蓝,习习春风拂面,为一个生命有尊严地没有痛苦地离去深深地舒了口气,啊……!尽管他是一名万劫不复的杀人犯!
回单位车上想起那个“V”手势,Victory,胜利!解脱!没有肉体的痛苦,保留人格的尊严,平静坦然地离去,这一切之于他,难道不是最好的解脱吗!
写在后面:
一直以来都是比较管着药家鑫这个案件。从最初听到消息是义愤填膺,再到现在繁衍出的诸多感叹。到底是什么样的社会环境照成了这个悲剧的推动力。是家人的溺爱,是学校只追求学分的填鸭教育。又或是自身本有的无知。
中国的教育是一种不健全的人文环境。如果怀着一种功利的教育目的,那么结果可想而知。一个泱泱大国,培养出多少所谓的高考状元,高分学子。可是为什么会有越来越多的案例显示,那些受过高等教育的学子们,心里素质是多么的不健全,没有道德,没有一定的做事能力,事事靠父母。然而转身就可以与自己的母亲拿刀相向。
是什么让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越来越低,甚至受不得一点挫折。我记得小时候,我自己的学习成绩也就七八十分,现在想想这个成绩在当时真可谓是一个成绩倒数的坏学生,我一直庆幸我上学时是多么的乖巧,所以就是成绩如此“低迷”,老师也一直不会喊家长与之“交流”。后来我问我家老爹,既然那是时候我的学习成绩并没有达到他的要求,可为什么也没见他说那么多关于这方面的问题,老爹明说,他不敢,我记得那时候他笑着说,一个从小学到初中到高中都考满分左右的学生,如果他的高考失利,如果并没有达到自己老师家长朋友亲人所要求的目标,他会怎样,很有可能会疯掉。因为我们这一代人普遍的承受能力地下,老爹说他害怕让自己的女儿成为一个那样的“低能儿”。万幸,我并没有活在一个上至月球下达地心的目标里。所以我也许并没有成为当今人们口中的精英。可我至少懂得一些浅显的做人应有的道德与素质。
药家鑫是一个名副其实的悲剧代表,父母的溺爱,让他短暂的人生里没有机会真正懂得对错。可是你能忍心去怪罪一个期怀梦想望子成龙的父母吗,他们也许有错,可已经得到了最严厉的惩罚,他们已经没有机会去弥补自己的错误。更没有机会去学习并实践如果教育一个孩子。
药家鑫该死,只因杀人偿命天经地义。可是我不禁会想到有多少所谓的“富二代,官二代”犯罪之后仍逍遥法外。那么多的案例让人总是忍不住心惊,可能在那么一天,又有一个人被车撞飞20米之后家人会发现其实凶手仍然过着自己的小日子,因为人家可以拿钱让别人去顶罪。撞死一个两个不算什么。人家有的是钱来摆平。这是不公平的,可在这种社会里,谁又能真正的得到公平可言。事件被曝光之后我们气氛,我们为之惋惜,可是,又有多少人生活在苦痛里,没人知道他们的委屈,没人为他们行侠仗义,没人能让他们得到应用的公平对待。因为没人知道谁会演绎出下一个悲剧,我们甚至没有太多的能力去帮助那些得到受害者与他的家人。一个药家鑫死了,可这样下去,会有千千万万个药家鑫站起来。无疑的感到可悲。
可作为一个中国人,我仍然深爱着我的国家,即使看过那么的令人心寒的案件之后我仍然不敢绝望。 我是一名90后,对比现在的00后,我觉得我无疑是幸福的,并不是说物质上的。至少我有的是童年,我曾经和伙伴们一起踢毽子,跳皮筋,抓石子,我和许多90后一样,有父母的陪伴,有和朋友在一起的快乐苦恼。而现在的00后呢,他们更多的是被父母抛给爷爷奶奶姥姥姥爷。他们会一个人,他们并不会像我们小时候能张飞野马的跑闹玩乐,脏的像皮猴子似的,回家被父母打或者跪在堂屋里面壁,可现在的我们想想那时,我们只是会微笑,会觉得,恩,那时多好。可比我们都要小的00后呢,他们出门会被打扮的如果小王子小公主一样美好,他们没有同龄人相陪,从小他们就被告知,要干净,要懂事,要好好学习,要听大人的话,上学了要听老师的话,因为父母不能相陪,于是他们的父母会给他们抱很多很多的班。舞蹈,钢琴,奥数,珠心算,等等等等,你永远都不会想像到怎么突然之间会出现那么多的暑假班。这时,你一定知道你小时候是多么的自由。活在这样一种环境的00后们,长大之后的他们会变成什么样是我想都不敢为之去想的。
我不禁想问,到底是谁创造出了药家鑫这般的人。
其实啊。 我对特名字表示特感兴趣。= = 话题很严肃、
好吧、
就这个问题、
我暂时不发表任何意见、 两个年轻的生命。压抑。 这个姓氏好好
页:
[1]